?> 瞄股网1月11日:短线大盘延续反弹走势 消费有望成为今年结构行情之一 -瞄股网

瞄股网1月11日:短线大盘延续反弹走势 消费有望成为今年结构行情之一

2022-01-11 11:41:50来源:瞄股网作者:小思

  今日可申购新股:希荻微。

  今日可申购可转债:无。

  今日上市新股:泰慕士、招标股份、唯科科技。

  今日可转债上市:无。

  今日A股市场分红与财经日历:无。

  受国内外疫情仍处于零星爆发影响,检测类板块持续走强,周一大盘低开高走后又回落,最后一路震荡 走高以最高点收盘。最终,大盘以上涨 0.39%收盘,创业板下跌 0.04%,两市总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减 少约 12.91%,市场明显缩量大盘开始止跌企稳,情绪稳中有升,信心有所回升。

  量能有所减少,个股活跃度不减,分化继续加大,昨有 72 家个股涨停,其中有 8 家个股为 20%涨停板, 有 84 家个股涨幅在 10%涨停板之上,有 11 家个股跌幅在 10%跌停板之上,8 家个股跌停,涨幅超过 5% 个股有 273 家,跌幅超过 5%的个股 64 家,个股涨多跌少。涨幅居前的为农业、新冠肺炎检测、煤炭、 体外诊断、生物育种等,跌幅居前的为新能源、电源设备、风电、锂电、光伏等,农业板块强势上涨, 高位赛道板块继续回调。量能明显减少,赚钱效应回升,亏钱效应减少,热点难以持续,调仓还在继续, 市场缩量反弹,是周一盘口主要特征。

  技术面分析

  从技术上看,周一大盘低开之后盘中一度冲高回落随后收复失地并走出小幅震荡盘升的走势,以最高点收盘, 呈价涨量缩的态势,大盘 5 日均线反压,60 日线及 90 日线收复,半年线失而复得,量能的萎缩意味着市场 杀跌动力减缓,K 线组合的“双针探底”态势及 K 线组合的技术形态,短线大盘盘中还有反弹要求,并挑战 3600 点上方的压力。

  分时图技术指标显示,5 分钟 MACD 指标顶背离,15 分钟 SKD 指标顶背离,短线盘中有反复,但 15 分钟 MACD 指标多头强化,30 分钟 MACD 指标多头强化,15 分钟 SKD 指标金叉,60 分钟 MACD 指标底背离且金叉,短线 大盘盘中有望延续反弹走势。

  上证 50 指数价涨量缩,5 日线反压,90 日线及半年线收复,价涨量缩的量价背离态势,短线盘中有回调压力, 但 60 分钟 MACD 指标多头强化,短线盘中回调空间有限。

  创业板价涨量缩,中短期均线继续空头排列,3100 点得而复失,量价背离的量价关系,短线继续杀跌空间有 限,技术上存在偏离 5 日均线过远的超卖,有望出现反弹走势。

  综合技术分析,我们认为,短线大盘延续反弹走势并挑战 3600 点上方压力,能否跨越并站稳,量能能 否重新释放将决定大盘能否站稳在 3600 点之上。若放量站在 3600 点之上,则大盘有望重启升势,若量 能未能站在 3600 之上,则大盘继续震荡筑底。

  基本面分析

  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这就是我们在投研领域所信奉的观点。宇宙万物不是一成不变的,更不是 静止的,这是众所周知的道理,在资本市场投资过程中,也遵循着同样的道理,对路径依赖的惯性投研 思维在一段时期内或许是对的,但把时间拉长,或许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逆路径、逆市场一 致性的现象,在股价反应上,就是价格向内在价值的回归,价格围绕着价值波动这个逻辑才是市场投资 之道。

  2020 年的 A 股市场规律及投资准则,在 2021 年就失效了,若继续路径依赖,结果就是投资可能为负收 益,若能够及时转向,则投资仍可获得不错的收益。2022 年的 A 股市场,开局就是“四连阴”,市场调 整节奏之快,超出市场预期,风格的飘忽不定,让市场投资无从下手,创业板的“断崖式”下跌,小市 值股的高位大幅震荡,大市值股的低迷表现,又一次“看不懂”的声音在 A 股市场上空“余音绕梁”。

  那么,该怎样把握 2022 年的结构行情,我们一直强调,资本市场投资有三大“假设”,三大假设是“1、 价格涵盖一切信息,2、趋势形成不会改变,3、历史是可以重复的”,这三大“假设”在一定程度上成 为投资者分析判断资本市场价格走势的“三大基础”,左右着投资者的投资行为,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 着大盘、板块或个股的价格走势。

  但我们要强调的是,“假设”不是“一定”,而是“或许”,三大“假设”只能借鉴,不能完全“复制”,可利用,但不能照搬,三大“假设”的本质就是变与不变。我们的观点是,在迷雾缭绕的 2022 年,可 以充分利用资本市场的三大“假设”,在市场的变与不变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拨开迷雾,在纷扰的乱 象中,把握 A 股市场 2022 年的投资机会。

  其一、第一个假设的“价格涵盖一切信息”,即股价不会无缘无故地上涨或下跌,股价的涨跌一定是有 其内在原因的,要么是有基本面的变化,如业绩的增长或回落对个股的影响,宏观政策及产业政策变化 对大盘、板块及个股的影响,如 2021 年的“双减”政策,政策导致教育、地产、游戏等出现大幅回调 走势,如 2021 年的“碳中和”政策,政策推动的新能源股的股价持续性大幅上涨走势,并基本上成为 贯穿 2021 年结构行情的唯一主线。

  不是所有股价变动都因基本面变化而变化,有的时候股价涨跌不一定都与基本面有关,如果股价具备了 较大的β空间,股价也会出现涨跌,这就是我们所常言的“跌出来的机会,涨出来的风险”,如 2020 年中小市值股的大幅回落,跌出了中小市值股上涨的β空间,机构抄底中小市值股,2021 年以国证 2000 为代表的中小市值股领涨全 A 股市场,全年上涨近 30%,而 2020 年极致上涨行情的“茅”股,基本面也 未恶化,但透支了未来的估值,股价还是出现大幅回落走势,还有就是 2021 年 11 月中旬以来股价一直 处于回落态势的“宁”组合。

  其二、第二个假设的“趋势形成不会改变”,即股价上涨或下跌,一旦趋势形成了,就不会改变,不要 股价一涨就担忧出现回调,也不要股价一跌就认为有机可乘,股价一旦出现拐点,一定是内在基本面因 素出现了转变,股价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都不会改变,外在因素的改变只改变股价涨跌的节奏,不会改 变趋势,典型的就是以茅台为代表的白酒,白酒股自 2008 年底上涨以来,乘国内传统消费升级之东风, 股价一路上涨,但 2012 年发生“塑化剂”事件,更有“八项规定”的出台,白酒股出现了一轮大幅下 跌走势,但白酒股的趋势并未改变,白酒在茅台带领下重新走强,股价一直贯穿于整个消费升级周期, 茅台股价上涨了 30 多倍,若中间一旦追涨杀跌,则难以有如此超额收益率。

  然而,自去年春节后,茅台带领白酒板块走出大幅回落走势,今年以来,白酒板块依旧走势低迷,形成 价格趋势回落态势,向下“拐点”出现,究其原因:一是经济基础发生改变,国内经济基础由传统可选 消费升级,转向了科技推动下的新型消费,如新能源汽车等,基础改变必引发传统可选消费价格改变;

  二是房地产绑架了居民消费,国内居民持有资产主要集中在房地产房地产价格的见顶或回落,势必对 居民资产状况产生一定影响,也就影响了居民消费能力,这一状况在相当一段时期内难以改变,加之消 费税的加大征收力度,传统可选消费价格难以传导,白酒的基本面也就发生了变化。这告诉我们一个道 理,趋势是波段的,不会是永远的。

  其三、第三个假设的“历史是可以重复的”,这个假设一直为投资者所津津乐道,尤其是资深投资者都 会对历史青睐有加,所谓的复盘,其实就是回顾大盘个股的历史走势,通过历史规律判断后市运行态 势,给出投资的指导方针。

  我们在 2022 年度策略报告《潮涨潮落》中提出,2022 年大盘将“先扬后抑”,上半年机会远大于下半 年,所遵循的路径之一就是“历史是可以重复的”,即 A 股 2020 年以前的 30 年历史运行规律,就是大 盘有 27 年“大盘低点到高点不低于 30%”,而低于 30%的有 3 年,即 2003 年、2012 年及 2017 年,且这 三年都是阳线报收,但其后的 2004 年、2013 年及 2018 年都是阴线报收,且都是先扬后抑的走势,振幅 都高于前一年,这就是我们对今年大盘走势判断为先扬后抑的“潮涨潮落”的逻辑之一。

  但今年大盘会完全重复历史吗,A 股结构行情也会重复历史吗?我们的答案是不会的,今年监管层给出 了“将会同有关部门综合施策,多措并举促进市场平稳运行,坚决防止大上大下、急上急下”的监管基调, 那么可预期的是,今年大盘波动空间仍会小于 30%,加之全面注册制的到来,一二级市场的“双向扩容”, 维稳因素的存在,大盘波动空间的历史规律有望被打破,历史不一定会重复,但可以借鉴。

  我们认为,充分运用好资本市场的三大“假设”,就会在今年 A 股市场变与不变中游刃有余,即“既有 传承,也有变化”,由于今年风险偏好较低,A 股市场所能传承的还是去年交易市场大盘波动率不 高是不变的,“跌出来的机会,涨出来的风险”是不变的,继续挖掘底部股及超跌股的投资机会是不变 的,变的是结构,即对去年涨幅过高股的“清算”,对股价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股的“清算”。

  对于今年 A 股市场具体结构行情而言,我们认为,新能源车变的是车及储能部分,传承的是车载技术, 不变的是结构行情为主,变的是结构风格转变;不变的是传统可选消费股价仍在回落途中,变的是必选 消费有望成为今年结构行情之一;国企改革传承的是并购重组,变的混合所有制将是“双向”的;“三低”择股准则不变,低位、低价、低估值还是择股之首选,但变的将是市场风格,风格既“非大”、也 “非小”,“中”庸之道,赚钱才是硬道理。

  操作策略

  昨二线蓝筹股活跃,带领大盘走出探底回升的反弹走势,但创业板继续低迷,一定程度上拖累了大盘反 弹空间,也影响了市场投资热情,两市成交量急剧萎缩,量能的急剧减少,也意味着市场杀跌动力不足, 机构第一轮调仓步入尾声,短线大盘有望在二线蓝筹股带领下,在完成筑底的同时,继续走出震荡盘升 走势,量能能否释放,赚钱效应能否持续,将决定短线大盘能否站稳在 3600 点之上,决定着大盘运行 态势。

  昨北上资金继续净流入,净流入为 47.58 亿,其中沪市净流入 29.14 亿,深市净流入 18.44 亿,新年以 来,北上资金净流入 109.6 亿,北上抄底 A 股的态度明确。我们在此强调,变是永恒的,不变是相对的, 年初以来,机构资金对“赛道”股的大甩卖,就是在“求变”,资金流向一直处于底部的应用科技,其 实就是不变,即科技才是未来“转型牛”中长期的“赛道”。操作上,轻指数、重个股,建议走“中” 庸之路、行“三”低之礼,逢低关注金融、“中字头”及“国字号”股、5G、云计算、环保、农林牧渔 及“三低”底部股,回避“三高”股及退市风险股。

  提示:宏观经济不及预期,出现严重信用事件,政策变化不及预期。

  瞄股网1月11日:方正证券等仅供参考。

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