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600019)股票11月24日行情观点:业绩平淡,但短期走势加强,可考虑低吸

2022-11-24 15:51:42来源:新浪网千股千评作者:乔峰

今日宝钢股份股票行情观点:业绩平淡,但短期走势加强,可考虑低吸

宝钢股份股票2022年11月24日15时51分报价数据:

代码名称最新价涨跌额涨跌幅昨收今开最高最低成交量(万股)成交额(万元)
600019宝钢股份5.4700.0005.475.55.535.413169.7917326.23

宝钢<a href='http://www.miaogu.com/gupiao/7619'>股份</a>股票今日走势图

以下宝钢股份股票相关新闻资讯:

转自:东方网

钢铁是可循环利用的绿色材料,钢铁工业一直是支撑现代世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前召开的2022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上,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艾德温·巴松(Edwin Basson)指出,钢铁企业要遵循循环经济的思路,用全生命周期的理念进行生态化设计,不断延长钢铁产品的使用寿命、拓宽使用场景。

在“双碳”背景下,钢铁工业如何绿色低碳发展?钢企又如何顺应供应链要求?钢铁央企中国宝武旗下上市公司宝钢股份(600019)正走在前列,试图给出解决方案。

澎湃新闻从宝钢股份方面获悉,11月22日,该公司与北京奔驰正式签署《打造绿色钢铁供应链合作备忘录》,致力于在整车制造过程中使用更加绿色的原材料,共同打造绿色汽车钢铁供应链。《备忘录》明确了具体减碳技术路径,并有真正落地的详细计划与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该《备忘录》的签署意味着,宝钢股份成为了最早可向车企提供具有明确减碳值产品的中国钢企,这也被视作是两个行业在低碳领域里的里程碑事件。

宝钢股份称,本次战略合作将促进双方在推动全产业链和全生命周期的低碳减排,实现跨领域协同减碳,共同迈向绿色可持续未来,携手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出实质贡献。

根据《备忘录》,双方在宝钢股份北京奔驰供应低碳排放的绿色钢铁材料方面达成一致。包括:宝钢股份将在2023年逐步提供碳排放强度大幅降低的低碳钢;从2026年起,借助氢基竖炉-电炉的技术路径,宝钢股份提供车辆用钢的碳排放强度将逐步降低50%-80%;随后还将进一步提供减碳95%的绿钢。

北京奔驰方面表示,公司已构建起绿色价值链体系,将碳中和理念从生产延伸至产品,令用户在享受驾乘体验的同时,感知源于生产层面的低碳绿色价值。供应链作为汽车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同样需要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北京奔驰成立于2005年,是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戴姆勒大中华区投资有限公司共同投资,集研发、发动机与整车生产、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中德合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在北汽集团“BLUE卫蓝计划”与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039愿景”战略指引下,北京奔驰此前制定了“供应链2039碳中和行动计划”。根据该规划,北京奔驰将聚焦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碳排放的主要原材料和零部件(如钢、铝、塑料粒子以及电池等),向供应商提出碳减排要求,以期不断引领合作伙伴加快低碳转型,并在2039年实现全供应链的碳中和目标。

北京奔驰此次提到,宝钢股份作为一家打造超低碳排放汽车板、推进钢铁制造端绿色化的钢铁企业,是北京奔驰实现绿色供应链的重要合作伙伴。

而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中国宝武在钢铁行业内率先提出“双碳”战略规划: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作为中国宝武旗下钢铁板块的主要上市公司,宝钢股份近两年也在加快推进“双碳”工作。

今年的6月21日,宝钢股份发布了《2021年气候行动报告》,详尽阐述了宝钢碳中和工作中长期目标及行动路径规划,并展示了公司绿色低碳产品布局。这也是中国钢铁企业首份气候行动报告。报告显示,宝钢股份重点从极致能效、氢基竖炉、绿色能源助力、富氢碳循环高炉、智慧制造、加大废钢利用六大方面入手,大力推进钢铁制造端绿色化进程。

10月21日晚间,宝钢股份也首次通过公告披露“双碳”工作推进进展情况。公告当时指出,日前,该公司首次通过线上实现三个减碳超过50%的宝钢汽车板零件——油箱加强支架、B 柱加强板内板下部、座椅头枕连接板的全球发布。这三个超低碳排放汽车板零件示范应用成功是宝钢汽车板SMARTeX的低碳行动的一大步。

宝钢股份还同步发布宝钢汽车板净零碳路径及净零碳汽车板产线建设情况。公司正在湛江钢铁基地建设一条超百万吨级的氢基竖炉机组,预计2023年12月底前建成投产。这是我国首套自主集成的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首套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直接还原铁生产线,也是后续自主集成并研发全氢冶炼技术的创新平台。

据介绍,2025年,净零碳汽车板产线全线贯通,将形成180万吨/年净零碳汽车板、硅钢等高端板材生产能力。宝钢股份净零碳工艺相比长流程工艺可减少碳排放约90%。

实际上,低碳冶金已经成为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课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执行会长何文波在2022年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论坛上即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钢铁行业低碳转型需要各方凝聚更多共识和积极力量,携手走好低碳绿色发展之路。”

何文波还提到,为有效推动中国钢铁工业低碳技术开发,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了“世界前沿低碳共性技术开发支持计划”,列出了需要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前沿低碳共性技术清单,包括富氢或全氢气基直接还原技术、富氢碳循环高炉技术、氢基熔融还原技术、近零碳排电炉流程技术、钢铁近终型制造技术、高废钢比高效转炉技术、冶金渣显热回收及高效化资源化利用技术、CO2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除中国宝武外,另一家钢铁央企鞍钢集团也在2021年12月发布了低碳冶金路线图,提出了低碳发展愿景、“三个使命”和“五大路径”,2025年实现碳排放总量达峰;2035年碳排放总量较峰值降低30%,吨钢碳排放强度降低30%以上。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过,便不曾离开

  杨兴君

  2022年9月

  2013年研究所的新春联欢晚会,是我们部门全体人员最后一次作为研究所员工参加的迎春晚会。晚会上特别给我们企业客户中心全体安排了一个合唱的节目。大家都很动情,感觉就要离开了研究所这个大家庭了,非常地舍不得。我们部门特意制作了一个横幅,上书“来过,便不曾离开”,那是我们的肺腑之言。当这个横幅在台上缓缓展开的时候,台下都报以热烈的掌声,那是兄弟们在一个战壕里战斗过的革命友谊。根据公司发文,企业客户中心将划转到投资银行事业部,发文时间大概是2012年10月左右。但直到2013年5月,常熟路239号才腾出了工位,我们才真正地从四川中路中央大厦2楼搬了过来。就这样,我们在中央大厦又多待了半年。

图:2013年研究所新春联欢晚会企业客户中心合影

  我于2006年入职的时候,财务顾问部是在南京东路99号嘉陵大楼2楼最北边的一个房间办公。嘉陵大楼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是一幢很有历史底蕴的建筑,距离外滩一步之遥,一楼是工商银行业务办理大厅,所以二楼就显得比较低矮,但是一点都掩盖不住热火朝天的繁忙。研究所后来又租用了马路对面的中央大厦,财务顾问部于是也搬到中央大厦,还是在二楼。虽然嘉陵大厦和中央大厦都在距离外滩咫尺之遥的地方,但每天忙忙碌碌,还真没有好好地逛过几次外滩。在正式离开中央大厦前的一个月,我们一有空就跑黄浦江边逛一圈,想把这美景永久地印在心里。

  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于2005年4月,推动了一轮持续两年的超级大牛市,上证指数最高6124点至今难以触及。这期间财务顾问部一直忙着做股权分置改革顾问的业务,到2006年秋我入所的时候,股权分置改革已经接近尾声了。那个时候,研究所持有财务顾问牌照,可以开展各种财务顾问业务,这当然得益于研究所是一家独立的公司。研究所分析师主要研究对象是众多的上市公司,研究成果服务的对象则是以公募基金为主的各类机构投资者,对于上市公司我们除了作为研究对象并没有其他合作,所以财务顾问部就填补了这个空白,为上市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时任所长陈晓升形象地比喻为“一手牵着上市公司、一手牵着机构投资者”。那时候我们和分析师、机构销售之间的合作都是非常紧密和愉快的。研究所在新财富评选中常年保持最具影响力研究机构第一名的位置,这对我们开展各项业务带来了极大的优势。消费品王牌团队赵金厚老师、童驯老师、罗鶄老师、周海晨老师、金泽斐老师、王立平老师,还有郑治国老师、周小波老师、李晓光老师、余斌老师、万建军老师以及中小公司部很多同事,我们经常一起出差,一起激烈讨论,不同角度的碰撞带来创新思路,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赵金厚老师是新财富首位“白金分析师”获得者,行业功底非常深厚,对上市公司有着超强的影响力。童驯老师的敬业精神尤其是我们十分敬佩的,他是每天晚上最后一位离开嘉陵大楼下班的人,也是曾获得新财富行业分析师评选最高得分的分析师。我们一起为上市公司出谋划策,为投资项目可行性进行实地调研,跑遍了国内最主要的葡萄酒产区,邀请了国内最知名的葡萄酒品酒大师来品评鉴定,我们也曾为一款产品的命名争得不亦乐乎,在合作中我们和客户结下来深厚的友情。

  我们部门的业务随着客户的需求在变化,帮他们设计股权激励与员工持股计划、战略规划、投资者关系管理、企业改制、并购重组、PE服务等等。很多业务都是第一次碰到,频繁地小组讨论、不停地修改PPT就成了家常便饭。小组讨论其实是非常好的学习方式,从互相学习到不断提高。可以说,我们开展的业务都是基于研究能力而衍生出来,并借着研究所的品牌和客户网络生根发芽。随着越来越多类型业务的开展,渐渐地我们就成了替客户排忧解难的疑难杂症解决者,有些业务并没有明确的归类,但是只要是客户需要的,我们能做的,就尽量为客户提供服务

  早在2004年的时候,宝钢股份领风气之先,率先探索股权激励计划,邀请财务顾问部为其设计方案。那时候市场上并没有相应的法规,证监会和国务院国资委都还没有对股权激励做出规范,条件并不成熟。至2006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出台了股权激励试行办法,宝钢股份遂于2007年3月正式公告了股权激励计划草案,成为中央企业中首个吃螃蟹者,至2014年正式实施了首期股权激励计划。这期间我们积极参与了国资委、证监会相关的研讨会,积极献言献计,逐渐成为了股权激励领域的权威机构之一。项目组成员中宝钢人力资源部的小伙子也因为较早地接触到了股权激励实践而被国资委借调去负责相关的审核工作。2008年,由证监会上市部与研究所合著的《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理论、法规与实务》正式出版发行。股权激励虽然是一个很小的细分业务领域,但渐渐的也有了好几家竞争者参与,但我们的胜率仍然是非常高的。凭借着研究所的巨大优势,我们争取到了很多优秀的上市公司客户,包括宝钢股份、恒瑞医药、烽火电子、恒生电子、光明乳业上海家化等一大批优秀的上市公司。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之后,我们一般都让激励对象(高管和核心骨干)在公司当地营业部开户,营业部自然也非常高兴。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客户,2007年9月始,我们酝酿制作一本赠阅性的刊物,拟定名为“市值导航”,每月一本。试运作了几期之后,于2009年10月,《申万研究·市值导航》创刊号正式出炉,陈晓升所长撰写了《金融意气 挥斥方遒》的创刊词。我们人手不够,很多内容由蒋健蓉老师和钱康宁老师帮忙编辑。《市值导航》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认可,很多客户说自己每期必读,大大提升了我们的影响力。2012年,国务院国资委产权局想编写一本专门总结国有产权管理和国资国企改革案例的书,我们有幸被邀请参与,研究所全程提供了智力支持,在向各中央企业征集案例的基础上精选了十个案例,孙宗佩、魏强等同事参与执笔,我本人也有幸作为专家评委参与其中。《国资新局Ⅰ》在2012年就高效地编写完成了,正式出版则稍微晚了半年左右。

图:《申万研究·市值导航》

  2011年,研究所以客户为中心调整了组织架构,分别成立了机构客户中心、企业客户中心、财富管理中心。3月,财务顾问部升格为企业客户中心,下设三个部门,分别为企业顾问部、业务执行部、产业研究部。人数也从最初的十来个人逐步增加到最高二十八人。2012年,根据公司的战略调整需要,继财富管理中心划转到总公司后,企业客户中心也划转到投资银行事业部。企业客户中心划转到投行后,大家讨论新部门应该叫啥名字的时候,周冰老师建议就叫企业综合金融中心,英文名CAC(Corporate Adviser Center),大家都觉得挺好的,于是一致通过。为了贯彻实施证券公司“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公司于2018年3月发文设立了战略客户总部。5月我被调入战略客户总部,继续从事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工作。

  从嘉陵大楼到中央大厦,再从常熟路239号到世纪商贸广场,辗转的是工位变化,不变的是为客户服务的角色。研究所培训的时候有一句话我一直记忆深刻:我们这里只有两种人,一种是为客户服务的人,另一种是为前一种人服务的人。我记得是黄燕铭老师讲的,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在客户服务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公司利益与客户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当然应该维护公司的利益,然后是客户利益,但是在更好地调和两者之间利益冲突方面,还是很值得思考的。在和桐乡营业部合作的一个项目中,朱丽艳总便展现了高超的客户服务能力,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客户冲突有时候不可避免,而客户满意永远是指引的方向。如何黏住客户,使客户“来过,便不曾离开”,就是永恒的话题。

  无论是财务顾问部,还是企业综合金融中心,作为部门都已不存在了,但是以客户为中心的精神依然存在。当年企业客户中心老员工们建了一个微信群,群名便是“不曾离开”。

  是为记。

  作者简介

  杨兴君,2006年入职研究所,历任财务顾问部项目总监、企业顾问部总监,申银万国投资银行事业部、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现任证券公司战略客户总部董事副总经理。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投资者提问:

作为小股东,宝钢股份作为钢铁行业营业收入股、净利润、市值都是第一的钢企,宝钢股份决定行业未来,但是宝钢股份每年研发费用在100亿,在各个行业企业研发费用不低,为什么市值长期低于煤炭股、公司对外宣传钢铁已经不是传统行业,公司电工钢已经属于高科技属性,但是为什么市场给与如此低的估值,请问公司全流程炼钢是不是导致公司估值低?

董秘回答(宝钢股份SH600019):

全流程炼钢是高端钢铁产品品质的重要保障,我们不认为全流程炼钢是导致公司估值低的原因。今年钢铁行业经营形势严峻,盈利同比明显下行,影响了资本市场行业、对公司的估值。公司将继续发挥冷轧汽车板(特别是高强钢和超高强钢)、硅钢两大领先和优势产品盈利能力;努力打造百千十计划;通过强化同质化产品近地化销售、差异化产销研服务等提升其竞争力,尽可能抵抗钢铁周期波动的风险,期待通过公司的努力实现相对稳定可持续的盈利业绩

查看更多董秘问答>>

免责声明:本信息由新浪财经从公开信息中摘录,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新浪财经不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内容仅供参考。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快速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