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股网11月26日:短线大盘回调压力较大 结构性
今日可申购新股:博迁新材。 今日可申购可转债:无。 今日上市新股:声讯股份。 ...
复星医药股票2020年11月26日15时16分报价数据: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昨收 | 今开 | 最高 | 最低 | 成交量(万股) | 成交额(万元) |
600196 | 复星医药 | 51.59 | -1.56 | -2.935 | 53.15 | 51.3 | 52.35 | 51.3 | 3888.49 | 200942.68 |
以下复星医药股票相关新闻资讯:
原标题最强医药股的补跌说明什么?
来源 东吴证券
投资要点
本周生物医药指数下跌1.43%,板块表现弱于沪深300的1.78%的涨幅。本周所谓医药最强板块CXO\医疗服务下跌说明什么?原因有二:其一是最安全的医药股在没行业逻辑情况下莫名其妙下跌,很可能为坚守到现在偏好医药股机构选择离场,说明医药股调整或已比较充分;其二随着器械、原料药、化药等板块下跌,医药板块估值下修、最强医药股估值随之下行。我们认为:其大概率为医药股最后一跌,规避集采是21年主基调,这些领域仍将是主要投资方向。
国产化学发光成长空间来自地市级三级医院的量价齐升。我国化学发光市场规模大、增速快、国产化率低,2019年市场规模约300亿,近五年CAGR约为25%,国产化率仅为20%不到。过去5年,国产化学发光企业主要在二级医院空白市场进行拓展,替代传统酶联免疫或创造新的检验需求。而根据我们的草根调研,目前二级医院国产替代进已接近50%,较三级医院市场更为充分。同时三级医院中,国产发光仪大多仅进行特色项目,单机产出较二级医院并没有拉开差距,甚至出现三级医院国产发光仪单产不如二级医院的“倒挂”现象。未来5年,我们判断国产化学发光市场增长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1)基层诊疗机构下沉市场的开拓;2)二级医院装机量的提高;3)三级医院的量价齐升逻辑:我们测算2025年国产化学发光市场规模有望实现252亿元,其中地市级三级医院市场增速达45%以上,为各级医院市场最高,同时地市级医院市场将贡献国产发光市场规模绝对增量的1/3左右,是国产化学发光企业未来5年的主战场。
原标题:复星医药拟定增募资不超49.83亿元 约3.25亿元用于新冠mRNA疫苗临床及里程碑付款|公司要闻 来源:金融界
来源:金融界网站
金融界网站讯11月25日晚间,复星医药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8亿股(含本数),募集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3亿元(含本数),将主要用于创新药物临床、许可引进及产品上市相关准备,以及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和补充流动资金等项目。
其中,创新药物临床、许可引进及产品上市相关准备拟投入约22.2亿元,项目拟推进 FCN-437、枸橼酸焦磷酸铁溶液(Triferic)、SurVaxM(重组多肽疫苗)以及新型冠状病毒 mRNA 疫苗等的临床进展及部分项目的上市准备工作,并就SurVaxM(重组多肽疫苗)新型冠状病毒mRNA 疫苗的临床进展向对应授权许可方支付里程碑付款等后续费用,其中,新型冠状病毒mRNA疫苗临床及里程碑付款拟投入3.25亿元。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拟投入约13.53亿元,建设期3年,项目包括特色原料药基地项目和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拟投入约14.09亿元。
此外,公告显示,复星高科技、郭广昌及复星医药其他关联方不参与本次认购,则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复星高科技所持公司股份(包括A股和H股)数量占公司股份总数的36.70%,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郭广昌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复星医药成立于1994年,主要从事药品制造与研发、医疗服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药分销与零售。复星医药研发团队持续专注于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代谢及消化系统、抗感染、抗肿瘤等治疗领域的创新研发。
据三季报披露,复星医药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1.03亿元,同比增长4.1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4.79亿元,同比增长20.12%;此外,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0.97元,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7.63%。。
截止发稿,复星医药报51.70元/股,下跌2.73%。
----------------------------------------------------------------------
金融界医药生物工作室是金融界上市公司中心打造的新型资本市场+医药生物产业媒体平台,致力于连接医药生物企业与资本市场,传递科研与商业价值。
记者 | 陈祺欣
复星医药(600196.SH)于11月25日晚间发布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预案,拟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不超过1.28亿股(含本数),募集行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49.83亿元(含本数),用于创新药物临床、许可引进及产品上市相关准备,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据了解,复星高科技、郭广昌及复星医药其他关联方将不参与本次认购,按照本次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数量上限测算,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复星高科技仍为公司的控股股东,郭广昌仍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具体来看,将近一半的募集资金将用于创新药物的临床开发、商业化许可、许可引进项目研发里程碑支付及部分产品上市准备相关等后续费用,其中包括在市场上备受关注的新冠mRNA疫苗的临床进展及后续的上市工作。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11月25日,复星医药和BioNTech共同宣布其新冠mRNA疫苗BNT162b2于中国江苏泰州和涟水开展二期临床试验,并计划招募960名年龄段在18岁至85岁之间的健康受试者,以评估该候选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用于支持该疫苗未来在中国上市申请。
复星医药在当晚的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中亦提到,截至本预案公告之日,本集团已于中国大陆启动该疫苗的II期临床试验。本次非公开发行募集资金将帮助本集团加快推进该疫苗于中国大陆的II期临床试验,及GSP仓储、冷链物流等上市相关准备工作,有利于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生产生活秩序稳定。
除了mRNA疫苗以外,本次募资还将用于推进FCN-437、枸橼酸焦磷酸铁溶液(Triferic)、FS-1502、FCN-159、利拉鲁肽(Liraglutide)、SurVaxM(重组多肽疫苗)、注射用 A 型肉毒毒素(RT002)、 Tenapanor(替那帕诺1)、Balixafortide(巴利福肽2)、干细胞治疗(CTX)、干细胞治疗(hRPC)等创新药物的临床进展并就部分药物的对应授权许可方支付里程碑付款等后续费用。
图片来源:公司公告原料药及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总投资约13.53亿元,建设期3年。项目包括特色原料药基地项目和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项目。特色原料药基地项目拟建立GMP生产车间,降低生产成本。制剂集约化综合性基地在提供定制生产的基础上,亦拟向集团现有重大疾病领域的原料药端延伸,根据实际需要,涵盖制剂生产时所需要的工艺流程研发及优化、配方开发及试生产服务等。
复星医药表示,公司一直坚持“仿创结合”的药品研发体系,不断加大对“4+3”研发平台的建设(四大平台:生物药、小分子创新药、高价值仿制药、新技术治疗;三大体系:内部研发、许可引进、深度孵化),完善产品布局,加快推进一线治疗药物的上市。
业绩方面,今年前三季度,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4.12%;净利润24.79亿元同比增长20.12%;公司扣非净利润为20.59亿元,同比增长19.57%。券商对于公司的业绩表现及后续增长普遍看好。
二级市场上,复星医药近一个月股价整体变动不大,跌幅为2.26%。11月9日,郭广昌在个人公众号发布文章,被指先于上市公司公告提前透露新冠疫苗的研发进展,复星医药此后公开回应称,文章内容均为转述国内外媒体当时已经公开报道的信息,不存在违规。11月10日复星医药开盘涨停,股价攀升至61元,此后逐渐回落。截至11月25日收盘,复星医药收盘价53.15元,涨0.25%。
11月25日,复星医药发生一笔大宗交易,成交价格为53.8元,成交10万股,成交金额538万元,溢价率1.22%。买方营业部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兴路证券营业部,卖方营业部为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中兴路证券营业部。
医药股作为今年资本市场的热点题材之一,复星医药热度亦不算低,年初至今股价累计涨幅为101%。复星医药目前估值约37倍,在制药企业中处于中位区间,市场人士认为,结合复星的全产业链布局以及业绩表现综合来看,目前估值偏低,后续仍有提升空间。
扫二维码 领开户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