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TCL集团股票行情观点:业绩疲软,走势较强,可考虑波段操作
瞄股网6月30日:短线大盘还有回调要求 7月行情
今日可申购新股:无。 今日可申购可转债:无。 今日可转债上市:今天转债。 今日...
TCL集团股票2020年06月26日12时09分报价数据:
代码 | 名称 | 最新价 | 涨跌额 | 涨跌幅 | 昨收 | 今开 | 最高 | 最低 | 成交量(万股) | 成交额(万元) |
000100 | TCL科技 | 6.14 | -0.01 | -0.163 | 6.15 | 6.3 | 6.3 | 6.03 | 30888.45 | 190095.1 |
以下TCL集团股票相关新闻资讯:
原标题:TCL投资JOLED 1.87亿美元 开发OLED电视打印技术 来源:中关村在线
JOLED宣布TCL CSoT已向该公司投资200亿日元(约合1.87亿美元),并签署了合作开发OLED电视打印技术的协议。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发展。TCL长期以来一直相信OLED显示屏的喷墨打印技术,并于2016年与天马科技等合作伙伴成立了聚华印刷(Juhua printing),作为一个“开放式创新平台”,开发OLED面板的喷墨打印技术。据我们所知,JOLED并没有参与到这次的联盟中,那么TCL是不是已经放弃了聚华,而打算依靠JOLED的技术呢?
55英寸OLED电视原型(日本FineTech 2018)
JOLED一直专注于中型显示器(用于监视器、汽车和标识),2018年12月,JOLED展示了第一款OLED电视原型,这是一款55英寸4K (3840x2160, 80 PPI)的面板,刷新率120Hz,色域100% DCI (135% sRGB)。OLED面板被印在JOLED的透明非晶态氧化物半导体(TAOS)背板上。2018年,JOLED告诉我们,目前还没有生产大尺寸oled的计划,这款电视的展示只是为了展示JOLED的打印技术,但现在这种情况显然已经改变了。
2017年12月,JOLED开始在该公司4.5代的试验性生产线上小批量生产21.6英寸的4K OLED面板。2019年11月,该公司宣布在其位于日本石川县Nomi的5.5代(1300x1500毫米)生产线上开始采用喷墨打印OLED显示屏。Nomi工厂的量产计划在2020年晚些时候进行。
2018年8月,JOLED从四家新投资者那里融资约4亿美元,这四家投资者分别是汽车零部件制造商电装(2.7亿美元)、主要贸易公司丰田通商(9000万美元)、住友化学和Screen Holdings。8月晚些时候,JOLED宣布已经与松下和Screen Finetech签署协议,共同开发、制造和销售印刷设备。2019年4月,JOLED宣布从INCJ、索尼和Nissha筹集了约2.28亿美元,用于在千叶县Mobara的工厂建造后处理模块生产线。
(7470598)
原标题:TCL科技拟竞摘中环集团100%股权 来源:信息时报
信息时报讯 (记者 袁婵) 日前TCL科技公告称,将参与摘牌收购中环集团100%股权,受让后者股东天津津智资本、渤海国资分别持有的51%、49%股权。
公告显示,中环集团自5月20日起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挂牌转让,拟征集受让方一家,股权转让比例合计100%,转让底价109.74亿元。TCL科技将作为意向受让方,参与上述股权转让项目,资金来源为公司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
据了解,中环集团是天津市国资大型电子信息企业集团,主要经营新能源与新材料、新型智能装备及服务、核心基础电子部件配套等业务。旗下核心子公司中环股份主要从事单晶硅的研发和生产,主营产品包括太阳能硅片、太阳能电池片、太阳能组件、半导体材料、半导体器件等;核心子公司天津普林主要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TCL科技表示,中环集团主要从事半导体及新能源材料的自主创新发展,符合公司战略方向和产业发展理念,属于公司战略推进的可选范围和标的。本次交易有助于双方发挥资金、技术、经验等优势,通过协同整合、产业落地、需求引导等方式进行突破,把握半导体向中国转移的历史性机遇、能源供给清洁升级及智能联网电器化的发展浪潮,有助于本科技集团迈向全球领先产业战略目标的实现。
财务数据显示,中环集团2019年8月末的总资产为464.23亿元,2019年度1~8月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为111.06亿元和6.77亿元。
原标题:20亿元投资能给TCL的未来增加多少可能? 来源:懂懂笔记
对于中高端电视,国内三大传统电视品牌有着不同的看法:创维发力OLED,海信笃信激光,TCL重视液晶。
其中,作为国内唯一拥有自主面板工厂的TCL,一直都是LCD的坚定支持者。话虽如此,面对成熟(也相对陈旧)的液晶技术,如今TCL也在为自己准备更多的“备胎”。
近日,TCL董事长李东生在微博上宣布,公司旗下的TCL华星拟以300亿日元(约合19.8亿元人民币)对日本JOLED公司进行投资。根据外媒披露的投资细节显示,投资额中有200亿日元为购买JOLED的第三方定向增发,取得约百分之十几的股权;另有100亿日元贷款用于JOLED在日本国内试制大型面板的设备投资。
面对充满挑战的喷墨印刷OLED(IJP-OLED)领域,TCL押注了一条新的赛道。
“高贵”的OLED
哪种电视算得上是好电视?这个答案其实很简单,作为一个日常看剧的存在,普通用户印象中画面越清晰、细腻的电视,自然就是好电视。
而电视面板作为用户观看最直接的感受,不同的显示技术和材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画面的表现。目前高端电视面板的主流是OLED和量子点,二者都大幅度改善了电视画面的呈现效果,让用户有了更好的观看体验。
这其中,作为全球最大的电视企业,三星在高端电视领域的发力方向是量子点(TCL也在2014年推出量子点电视)。作为传统液晶技术的一种升级,量子点即基于液晶电视原本的技术在背光层加入无机物纳米材料,使得液晶电视的亮度和色域得到提升。遗憾的是,从市场表现来看,近几年量子点在高端电视领域的发展并不理想。
相较之下,从现阶段用户对高端电视的认可程度上来看,LG、索尼、创维等品牌坚持的OLED电视尽管价格高昂,但是市场前景似乎更被看好。同时,OLED面板出色的画质、色域以及其柔性显示的特性,也让众多业者开始相信OLED电视代表着未来的市场方向。
不过,在OLED电视带来更好观赏效果的同时,其价格“劣势”也始终困扰着场内玩家。除了“烧屏”难题,动辄普通同尺寸液晶电视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高价,让不少用户对其望而却步。
任何一个硬件终端产品价格昂贵的原因逃不开三个因素:产品本身物料和生产成本高、市场需求低不能形成规模化,以及小部分企业的技术垄断。而现阶段的OLED面板产品,恰好符合这三点。
首先,LG旗下的LGDisplay是全球范围内唯一有能力大规模量产大尺寸OLED面板的企业,包括索尼、创维在内的几乎所有高端OLED电视面板均由LGD提供。因此,LGD一定程度上垄断了大尺寸OLED面板市场,这样的情况下其对整个市场的定价有着很高的话语权。
其次,OLED面板本身无论是技术投入还是物料成本都要远高于传统液晶面板,因此硬性成本也居高不下。
从2007年索尼推出全球首台OLED电视算起,13年来OLED电视的销量依然平平。根据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OLED电视的销量约为300万台,但同期全球电视总销量达到了2.27亿台,OLED电视的占比只有1.3%,传统液晶电视仍是主流。生产和市场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产品本身的成本,现阶段OLED电视年销量300万台的规模显然无法迅速降低成本。
对于现阶段OLED面板行业的发展状况,家电行业专家刘步尘对懂懂笔记表示:“OLED电视2010年开始大规模量产,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每一台OLED电视都是采用LG蒸镀式的技术方案。从规模化和成熟度上来看,蒸镀式技术是要大规模领先印刷式OLED的。但蒸镀式OLED技术也面临一些问题,尤其是产品的良品率太低,这也导致蒸镀式OLED始终无法实现大规模量产,间接使得大尺寸OLED面板的成本无法降低。”
面板成本高企使得终端产品售价不菲,高昂的售价又进一步限制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使得OLED电视的市场规模始终无法扩大。所以,尽管OLED电视在显示效果上足够优秀,但始终无法成为主流,一直深陷生产、销售、用户接受度负循环的怪圈中。
传统液晶电视面板利润极低,激光电视过于小众,OLED叫好不叫座,也使得全球面板厂商在白热化竞争环境中面临艰难抉择。尤其是2018年以来,因消费电子市场增速放缓,导致全球面板产能过剩,众多分析机构普遍认为面板产业会持续维持在低谷状态。
而市场为数不多的亮点之一,是全球柔性AMOLED的新增产能有50%来自中国市场。如何在柔性OLED屏的增势中挖掘更大机遇,成为众多电视大厂的首选题。
TCL准备好了么?
OLED面板现阶段的尴尬处境和机会点都被各大电视企业看在眼里。从技术研发的硬实力上来看,TCL旗下的华星光电和韩国LGD显然有着一定差距,想要采用蒸镀式OLED工艺来进行自己的OLED面板布局,显然并不明智。所以,华星光电才会选择印刷OLED这条充满挑战的技术路线。
从全球范围来看,目前在印刷式OLED领域重点投入研发的企业并不多,除了华星光电和京东方之外,另一个主要玩家就是日本的JOLED。
关于印刷式OLED技术的发展趋势,刘步尘告诉懂懂笔记:“TCL方面并不认为LG的蒸镀式OLED技术代表未来OLED面板的发展方向,所以它选择了印刷式OLED技术。从技术本身来看,印刷式OLED有几个优点,第一生产制造的效率很高,第二生产成本会大幅降低。目前成熟的印刷式OLED面板成本,大概只有同尺寸蒸镀式OLED面板的30%。”
但这些优势的前提,是建立在印刷OLED技术成熟的基础之上。而现阶段印刷式OLED技术还远未到成熟阶段。
对此,家电行业分析师梁振鹏表示:“虽然现在已经有企业建立了印刷式OLED产线,但这项技术仍没有达到真正成熟的阶段。现阶段的产品在显示效果上并不理想,远远达不到商用的程度。可以说未来3~5年的电视市场,依然会是传统液晶面板作为主导。”
在这样的技术完成度下,作为同一赛道的竞争者,华星光电此次选择入股JOLED就不那么难以理解了。
虽然过去华星光电一直对外表示自己目前走在印刷式OLED技术研发的最前端,但在技术尚未完全成熟落地之前,这些表态并没有实质性意义。刘步尘分析指出:“此次合作的原因,可能是TCL方面包括李东升本人都在担心,单凭华星光电自身能不能最终搞定印刷OLED技术?对此我本人持怀疑态度。因为在这些真正尖端的技术领域,国内企业过去的表现并不理想。”
“所以,如果TCL单纯将JOLED作为竞争对手,那么在未来没有真正实现技术上的领先甚至落后于JOLED的情况下,华星光电过去几年在印刷OLED上的巨额投入很可能将无法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回报。“刘步尘强调,因此华星光电通过投资的方式成为JOLED的股东,并以此避免双方的直接竞争,甚至可以共享部分技术。
JOLED背后拥有强大的股东阵容,大股东为日本主权财富基金——日本产业革新机构,其次包括汽车零组件巨擘Denso、家电巨头松下以及科技巨头索尼。所以,JOLED的核心研发能力和资金实力都不容小觑。对于TCL而言,与其让这样一个强力的选手站在自己的对立面,不如和他同舟共济。
华星光电方面对于此次投资合作,也向懂懂笔记表示:“TCL华星与JOLED将在喷墨印刷OLED领域开展为期三年的联合研发,进一步强化双方在印刷式OLED柔性技术领域的技术积累及量产能力。同时,双方将在知识产权方面建立深度专利合作联盟,共同为新技术及新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建立长期稳定的环境保障。”
显然,对于TCL和JOLED而言,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尽快让印刷式OLED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大众消费市场。但是根据TCL官方此前的预计,这个时间点要等到2023年,而这也仅仅是官方的预测。
现实状况是,随着整个家电行业价格战的持续加剧,所有电视大厂包括TCL的日子,在过去一年都并不太顺心如意。
根据TCL科技三月底发布的2019年财报显示,全年营收为749.33亿元,同比下滑33.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6.18亿元,同比下滑24.52%。作为公司的利润奶牛,2019年华星光电的营收为339.9亿,同比增长22.9%,但净利润仅为9.64 亿元,同比下降了58.5%,呈现出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这样的局面下,能够拿出TCL科技全年净利润的四分之三做一笔投资,可以看出TCL的决心。
根据多家研究咨询机构的预测,2022年全球OLED电视面板的规模将达到750万台,渗透率将提升到3%;届时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10亿美元~425亿美元,这将是一个接近3000亿元人民币的隐形金矿。从这一点来看,TCL用20亿元投资去搏一个未来仅仅是开端。
不过,TCL联手JOLED的前景如何,能否左右OLED面板行业的走向?未来电视面板一定是OLED的天下吗?这些都是未知数。
除了传统液晶面板,QLED、MiniLED、MicroLED等新式面板技术也在快速崛起,MiniLED、MicroLED和印刷式OLED目前都处于实验室阶段,谁能率先量产尚无定论。同时,技术领先的三星已经量产上市QLED电视,谁将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仍有待时间的考验。
拿出全年大部分的利润投资JOLED值不值?从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为未来战略布局进行的投资值得押注。同时,这也是TCL的一场赌局,它在赌印刷式OLED会成为市场的主流,同时自己能够在这一领域保持技术的领先。站在当下这个时间节点,外界很难判断这个赌局的最终结果,TCL也只能相信自己的选择,并在三年后印证这一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