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车(601766)股票06月26日行情观点:基本面差,短期需观望

2020-06-26 11:41:40来源:新浪网千股千评作者:乔峰

今日中国中车股票行情观点:基本面差,短期需观望

中国中车股票2020年06月26日11时41分报价数据:

代码名称最新价涨跌额涨跌幅昨收今开最高最低成交量(万股)成交额(万元)
601766中国中车5.59-0.03-0.5345.625.635.645.584573.5625613.71

中国中车股票今日走势图

以下中国中车股票相关新闻资讯:

  文 | 《财经》记者 王静仪 蘧毛毛

  编辑 | 施智梁

  6月23日,中央组织部宣布:奚国华接替王炯担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此前两年,奚国华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他的继任者未予宣布。

  奚国华曾在轨道交通系统从业三十多年,他参与“南北车”合并,并担任合并后的中国中车首任总裁,拥有丰富的国企改革经验。2018年6月他被调任一汽集团之时,这家有13万员工、资产总额4578.3亿元的大型央企的改革方兴未艾,业内普遍认为奚国华将在推动一汽集团混改等方面发挥作用。

  两年间,一汽集团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奚国华此时离任,被业内人士评价为“在一汽正好的时候离开”。

  2018年,中国汽车产业经历了多年高速增长后,产销量出现28年来的首次负增长。但一汽集团的销量和营收在2019年跑赢大盘,在世界500强企业的排名从2018年的第125位跃升至2019年的第87位,即使今年受到疫情影响,以自主品牌为首的销量也有较大突破。同时,困扰一汽集团多年的上市公司同业竞争问题得以解决,为集团整体上市铺平道路。

  一位业内人士对《财经》记者评价道,奚国华在一汽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了平衡的作用,一是平衡自主与合资板块发展,二是作为温和改革派,在改革中发挥平衡作用。互为印证的是,一位一汽集团人士也对《财经》记者回忆道,奚国华行事较为沉稳。

  《财经》记者观察到,奚国华在一汽集团的最后一次公开行程是在6月16日,他到访一汽解放总装车间慰问一线员工。今年疫情期间,商用车龙头企业一汽解放率先复工复产,并且连续3个月打破月产历史纪录,产销逆势上扬。对此,奚国华来到生产车间,勉励员工继续努力。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奚国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表示,力争把疫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中央企业要挺身而出。今年4月,一汽集团立下“军令状”,确保上半年实现正增长,保持全年目标不动摇:自主品牌红旗、奔腾和解放实现20万、20万和35万辆的年销量,合资公司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则分别挑战233万辆和77万辆的目标。

  平衡的智慧

  2018年6月,奚国华出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成为一汽集团新核心领导班子的重要一员。

  出生于1963年的奚国华,此前的主要工作经历在轨道交通行业,在南车、北车和合并后的中国中车都曾任职多年,对于国企重组改革有着丰富经验。因此,没有汽车行业背景的奚国华,被业内普遍认为将重点推进一汽集团改革。

  作为“共和国长子”,一汽集团的改革的路线、方式、成果等都被赋予了更多意义。同时由于一汽集团内部板块众多,牵涉甚广,一汽集团改革的难度更大、更复杂。其中以何种方式实现整体登陆资本市场,是多年来围绕在一汽集团身上最大的悬念之一。

  2017年8月,汽车行业老将徐留平北上履新为一汽集团董事长,他从人事变化、机构调整等方面开展了大刀阔斧的改革,2018年可以说是一汽集团战略转型的关键一年。

  在奚国华出任一汽集团总经理之前,该职位空缺已有两年时间。在一汽改革的重要时间节点就任,奚国华如何搭档徐留平以推进一汽改革,给予外界诸多猜想。

  对于改革方向,徐留平曾于2018年的北京车展期间公开对外界称,目前集团上下正按照中央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路,向混合所有制企业和完全市场化公司治理方向迈进。

  奚国华的管理思考,在他今年于《国资报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里有所体现:“按照责权利对等、实时全程监控、负面清单管理、及时沟通协调的思路,和战略协同、信息知识平台系统等共建共享原则,不断加强和优化集团总部和各业务板块、分子公司的管理和协同。”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奚国华行事注重平衡。一是,奚国华亲自出马重振自主板块,对平衡一汽合资与自主板块之间发展不均衡的现状起到了重要作用。二是,奚国华相对温和的管理方式在一汽改革中起到了一定平衡和协同作用。

  任职期间,奚国华主要推动了一汽解放(000800.SZ)与一汽轿车的资产置换,以及一汽夏利(000927.SZ)的资产重组推进,解决了集团内部上市公司同业竞争的历史遗留问题。多位业内人士告诉《财经》记者,这一系列资本操作或为一汽集团整体上市铺平道路。

  此前,一汽轿车和一汽夏利旗下的核心资产分别是奔腾汽车和夏利汽车,同属乘用车业务,存在明显的内部竞争关系,一汽从2011年就承诺要解决同业竞争问题,还曾因延期被证监会出具警示函。直至2019年,整体方案终于尘埃落定:主营商用车的一汽解放和一汽轿车进行资产置换,解放上市,而奔腾回归集团;一汽夏利则与铁路物资股份有限公司等进行资产重组,离开汽车行业

  同时,在任期之内,奚国华推动了一汽集团和老东家中车集团的合作。2018年12月,一汽集团与中国中车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以新能源汽车领域合作为契机,建立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2018年奚国华出任一汽集团总经理时,曾引发三大汽车央企合并的猜想。但这一猜想并未在这两年落地,三家之间的最大动作是在2019年成立“网约车国家队”:一汽、东风、长安三家车企联合苏宁、腾讯阿里巴巴等,在南京合资组建T3出行。

  《财经》记者留意到,2020年6月8日,作为离任前的倒数第二次公开行程,奚国华和集团副总经理邱现东还带队到南京T3出行公司调研,“协调解决有关事项,研究部署下阶段工作。”

  奚国华履新中信集团之后,一汽集团的改革之路将如何继续走下去?目前暂未宣布接任总经理人选。

  振兴自主品牌任重道远

  一方面抓集团整体改革,另一方面奚国华也致力于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他于2018年12月出任集团子公司一汽轿车的董事长,此后最紧要的任务便是推动奔腾品牌快速发展。

  一汽集团成立于1953年,新中国第一辆自主制造的汽车“解放”和第一辆自主高级轿车“红旗”均在此下线。目前一汽集团的利润奶牛是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等合资公司,为振兴自主品牌,集团正努力推进红旗和奔腾品牌向前踏步。

  奚国华到任一汽轿车一个月后的2019年1月,一则对经理层实施内部市场化选聘的公告发出,针对总经理一职提出了销量和利润都大幅增长的目标。

  数据显示,2019年一汽集团整车销售346.4万辆,同比增长1.3%;营业收入6200亿元,同比增长4.4%;净利润440.5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自主板块成为业绩亮点,红旗品牌2019年总销量超过10万台,同比增长203%;奔腾品牌2019年销量超过12万台,同比增长33.4%。

  前述内部人士对《财经》记者评价道:“这几年一汽整体上发展挺好,自主合资都有亮点,传统业务和新兴业务多点开花,经营业绩逆势而上。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我感觉跟集团领导班子的紧密团结、合力发挥是分不开的。”

  即使受到疫情影响,红旗今年的销量也十分突出。前5个月累计销量突破54600辆,同比增长116%,5月单月销量突破15100辆,同比增长高达133%。

  对于自主品牌的发展问题,奚国华认为,无论是从当前中国经济大环境,还是汽车市场增长空间来看,中国汽车产业——特别是自主品牌的未来都是清晰明朗的。“中国消费者对民族品牌的信赖和热情日益高涨,为中国品牌提供了巨大的成长空间。”

  作为离职前的最后几次公开活动之一,6月9日,奚国华加入红旗H9长测车队,从江苏南京一直开到浙江杭州,并表示“红旗H9一定会是我们红旗振兴之路上的里程碑”。当日抵达后,他还向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忻当面推介了红旗H9的产品魅点。豪华型轿车H9将于今年7月上市,售价35万元起,被视为红旗品牌向上的代表车型。

  但奚国华也坦言,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国也是名副其实的车轮上的国家,但大而不强是我们亟待改善的痛点。“不强”的根本原因就是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

  奚国华提出,变革、速度、成长是中国一汽以及红旗品牌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的三大主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变革是手段,速度是要求,成长是目标。当前起关键作用的是变革,变革即红利,中国一汽深入推进技术变革,全面重塑管理体制、管理架构和动力机制,变革图强、锐意进取。

  “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发布了2025愿景规划,即831战略,到2025年,一汽将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届时,中国一汽成为中国领先的移动出行生态服务商的转型基本完成。”奚国华说。

原标题:奚国华调任中信集团 四年三次履新任职四家央企

本报记者 孙丽朝 路炳阳 北京报道

中信集团官网6月23日发布信息,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集团”)董事、总经理奚国华调任中信集团任党委副书记,王炯不再担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这是奚国华自2017年8月以来,第三次履新。

奚国华曾在中国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任所长;2004年任中国北车副总经理、2008年6月,任中国北车总裁;2015年6月1日,南北车合并,奚国华担任中国中车首任总裁。2017年8月,奚国华转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18年6月,就任一汽集团总经理。

奚国华主要工作经历在轨道交通系统,在中国中车及其前身供职30余年。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中国中车管理层逐步呈现出的“南强北弱”和海外市场萎靡不振,均是以奚国华离开中国中车为拐点。

2015年,奚国华以中国北车高管身份担任了合并后的中国中车首任总裁,彼时中国中车董事会及管理层南北车人员比例在1:1左右,这种权力平衡配置一直持续至2017年。

2017年8月,奚国华履新新兴际华后,中国中车管理层“南强北弱”趋势逐渐显现,并持续至今。当前,中国中车副总裁以上10位高管中,除有2人来自外部,其余8人中,来自原中国南车5人,原中国北车3人。

此外,中国中车近期对总部主要组织机构再次进行整合,整合后,在新任命职能机构正职14人之中,来自原中国南车人士高达10人,原中国北车人士仅有4人(详见《中国经营报》6月16日报道《独家|中车整合总部机构设置 管理层“南强北弱”逐步显现》)。

在海外市场方面,奚国华曾在2016年3月19日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经济峰会上表示,中国中车“十三五”期间海外市场订单总量要比“十二五”期间翻一番。不过中国中车的宏伟规划也随着奚国华的离开,越发难以实现。

中车合并后第一年,2015年,中国中车海外市场订单量在58亿美元左右,整个“十二五”期间,南北车海外市场订单量总额在220亿美元左右。进入“十三五”,2016年,中国中车海外市场订单高速增长,一度达到81亿美元左右,同比增长40%,不过这也是中国中车至今以来海外市场的峰值。

2017年,奚国华离开后,中国中车海外市场订单发生了断崖式下降,全年仅完成约57亿美元,仅为当年指标任务的63%(详见《中国经营报》2018年3月29日报道《独家|融资、汇率抵消价格优势 中车2017年海外签约额仅完成六成任务》)。2018年至2019年,中国中车海外市场仍无起色,两年分别完成约30亿美元和约68亿美元(详见《中国经营报》2020年3月31日报道《中车海外订单大增 城轨市场2020年交付近万辆》)。“十三五”前四年,中国中车海外市场约完成236亿元签约额。

可以看出,当年奚国华为中国中车定下的翻一番目标,也就是在十三五期间海外市场签约额要达到450亿美元,已很难实现。

奚国华生于1963年12月,浙江东阳人,1985年7月,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参加工作后,又于1997年获得长沙铁道学院工学硕士学位,2007年获得中南大学工学博士学位。

奚国华是一位典型的技术型高管。早在2001年,奚国华就被中国南车评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获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人才奖,是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

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由财政部100%持股,40年来,从2亿元注册资本金,发展到近7万亿元资产规模的大型金融、产业集团,规模仅次于9.3万亿的央企老大招商局。中信集团主要分为两大业务板块,金融板块包括中信银行(601998.SH)、中信信托、中信证券(600030.SH)等均为行业头部机构;实业板块包括中信资源、中信矿业国际、中信重工(601608.SH)等,涉及资源能源、制造业、工程承包、房地产、信息产业等领域。

  原标题:中信集团高层再调整

  据中信集团官网消息,6月23日,中信集团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中央组织部干部四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宣布中央决定:奚国华同志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王炯同志不再担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

  朱鹤新同志主持会议并讲话。他指出,中信集团坚决拥护中央决定,真诚欢迎奚国华同志来中信集团工作。当前,集团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全体干部员工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坚决落实好中央的要求,牢记初心使命,团结一心干事,共同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把中信集团的工作做得更好。

  奚国华、王炯同志分别做表态发言。奚国华同志在讲话中感谢中央的信任,表示来中信集团工作,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将在朱鹤新同志的带领下,与班子其他同志团结协作,不断开创中信发展新局面;王炯同志表示坚决服从组织决定,对组织多年来的培养、历届中信领导的帮助和广大员工的支持表示感谢。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奚国华原任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他是一名技术干部出身,有多年央企工作经验,先后在中国北车、中国中车、新兴际华、一汽集团等担任高管。

资料图

  据公开简历,奚国华于1963年出生,浙江东阳人,毕业于上海铁道学院机车电传动专业,先后获得长沙铁道学院运输自动化与控制工程专业工学硕士、湖南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管理学硕士、中南大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学位。

  他早期一直在铁道建设领域工作,在中国中车工作20年,曾获第五届詹天佑铁道科学技术人才奖,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国家“863”计划现代交通技术领域专家组专家。

  1997年毕业后,他进入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工作,2004年5月任原中国北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4年后任原中国北车总裁。

  2014年底,原中国南车与原中国北车的战略性重组,奚国华先后担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职务。

  2017年8月,奚国华离开工作了二十年的中国中车,调任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不到一年再次职务调整,于2018年6月出任中国一汽集团总经理。

  此番卸任的王炯,原职务为中信集团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王炯出生于1960年3月,现年60岁。他自2013年5月开始担任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至今已7年多。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最近3个月时间里,中信集团董事长、监事长已相继调整

  今年3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朱鹤新调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当月就任董事长,原任中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常振明卸任。

  5月29日,原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执行董事、副总经理任生俊调任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蔡华相卸任。

  此外,4月10日,时任中信集团副总经理蔡希良调任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党委副书记。

  据官网介绍,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原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是在邓小平同志支持下,由荣毅仁同志于1979年创办的。2002年进行体制改革,更名为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成为国家授权投资机构。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股份的总资产达港币76,607亿元,营业收入为港币5,333亿元。2019年中信集团连续第11年上榜美国《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位居第137位。

  奚国华简历

  奚国华,男,1963年12月生,浙江东阳人,198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5年7月参加工作,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博士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1997年12月至2004年5月任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兼党委副书记;

  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任北车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

  2008年6月任中国北车公司执行董事及总裁;

  2015年3月为中车股份公司执行董事候选人;

  2015年6月任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6年11月,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17年08月,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中国中车集团公司副董事长、党委副书记;

  2017年10月,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2018年06月,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

  2020年6月,中信集团党委副书记

  新京报记者 许腾飞

最新新闻

最新软件

快速索引: